寄褐
网友科普
寄褐是汉语词汇,读音是jì hè,意思是旧俗,为使孩子长寿而给他穿僧衣。
含义解释
旧俗,为使孩子长寿而给他穿僧衣,谓之寄褐。
在古代的一个小村落里,张大爷为了祈求小孙子能够健康成长、福寿绵长,特意按照旧俗为他准备了一套僧衣,举行了一场简单的仪式,称之为“寄褐”,希望这份寄托能为孩子带来一生的庇佑。
古文寓意:
今世人护惜儿孩,遂服以僧衣,谓之寄褐。
——北宋·释道诚·《《释氏要览·杂记》》
旧称不信教不念经只穿道士衣服的人为寄褐。
在那个道教盛行的年代,村里有一位名叫李老的人,他虽不虔诚信仰道教教义,也不常念经祈福,却偏爱穿着道士的衣裳,在乡间漫步。人们便戏称他为“寄褐”,意指他只是寄托于道士服饰之中,而非真正的信徒。
古文寓意:
徐州有寄褐道士王守贞,蓄妻子而不居宫观。
——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三六七引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王守贞》》
黄冠之教,始于汉张陵,故皆有妻孥,虽居宫观,而嫁娶生子与俗人不异。奉其教而诵经,则曰道士;不奉其教不诵经,惟假其冠服,则曰寄褐。
——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二》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寄褐"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