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尹
含义解释
官名唐初诸郡皆置司马,开元元年改为少尹,是府州的副职。唐杜甫有《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诗。至宋,名存实亡。后为州县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巡检之类的别称。
唐朝初期,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各个郡县,朝廷设立了司马一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开元元年,这一官职发生了重大变革,被更名为少尹,成为了府州官员中的副手,负责协助处理政务。
古文寓意:
﹝黎鸿甫﹞是福建的一个巡检,署过两回事……这位黎鸿甫少尹明知不得了,他便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带了一妻两妾三个儿子,逃了出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少尹"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