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汉简
网友科普
居延汉简是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简牍,时代约自西汉武帝末年(公元前1世纪初)至东汉中叶(公元2世纪初)。居延汉简的第一次发现于1930年,由西北科学考察团发掘采集;第二次发现于1972—1976年,由甘肃居延考古队发掘采集;1998—2002年内蒙古联合考古队抢救发掘5座烽燧,出土500余枚汉简;2006年以来额济纳旗文物管理所陆续采集500余枚汉简,目前总计近4万枚,分“旧简”(1930年出土)、“新简”(1972年后出土)、“额济纳汉简”(1998年后出土)。居延汉简从制作材料来看,系“简牍”中的“牍”类,以其性质和用途区分包括文书、簿册、信札、经籍及杂类,涉及屯戍档案、法律法规、生态环境保...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居延汉简"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