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按御史

巡按御史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巡按御史是中国古代监察官职,始设于隋朝,唐代发展为十道巡按制度,明清形成制度化设置。该职隶属都察院,由监察御史选拔充任,代表皇帝巡视地方,具有“秩卑权重”特点,拥有纠劾官员、审核刑狱、督查钱粮及考察民生等职权,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明永乐元年(1403年)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区监察,职能涵盖吏治整饬、灾荒赈济等二十余项政务。清初沿袭明制,顺治年间四次废立巡按,期间巡按御史贪腐频发,顾仁案致43名御史受惩,最终于顺治十七年废止常设巡按。清代保留专项御史,地方监察转由督抚负责。该制度形成中央与地方的监察网络,对古代吏治产生重要影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巡按御史"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