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語
网友科普
巴利语(Pāli)是古代印度的一种通用俗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语,其名称源于“线”或“经典”之意。早期被称为摩揭陀语,后成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圣典专用语言,主要用于记载经藏、律藏、论藏三部分典籍。该语言以口头传承为主,公元前100年左右首次在斯里兰卡以文字形式记载,采用僧伽罗字母、缅甸字母等多种书写系统。其语法具有高度屈折性,包含ḷ、ḷh等独特辅音音位,元音在闭音节中均为短音。巴利语与梵语词汇形态相近但音韵规则不同,被视作人造语言,带有吠陀梵语等特征。随着佛教传播,该语言在印度本土消亡后仍留存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现主要用于宗教经典诵读及文献研究。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巴利語"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