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食
网友科普
廪食是汉语词汇,拼音lǐn si,解释为仓储的粮食。
含义解释
仓储的粮食。公家供给口粮。指公家供给的粮食。
在古代,官府修建的大型粮仓中储存着丰富的廪食,以备不时之需,确保饥荒之年百姓也能有所依仗。
古文寓意:
客有以今廪食之不充,漕挽不胜于弊,是劳远而堕近以为问者。
——唐·沈亚之·《《学解嘲对》》
然彼空虚已久,绝无储积,急难之时,将何以备?宜以将有朝陵之名,渐营廪食。
——宋·范仲淹·《《论西京事宜札子》》
公家供给口粮。
在古代,士人一旦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便可享受朝廷廪食,即由国家公家供给口粮,以专心于国事政务,无需再为生计操劳。
古文寓意:
指公家供给的粮食。
在灾荒年间,政府为了救助百姓,特别设立了赈灾粮仓,将廪食分发给受灾的民众,确保他们能够度过难关。
古文寓意: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
——东汉·班固·《《汉书·苏武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廪食"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