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
彳
9
左右
律
TVFH
笔顺

书写要领
左窄右宽。“彳”两撇平行,竖正而直,“聿”横向笔画平行,长短参差,间距均匀;竖画居中垂直而下。
律的意思
1. 法律;规则。
例句:
同学们都应该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
太阳的东升西落是自然界的规律。
律的意思
2. 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吕(阴律),合称十二律。
例句:
这位音乐家对音律有着极高的敏感度,创作出许多动人的旋律。
古代的乐律体系十分复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律的意思
3. 律诗,旧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和四、五和六句要对偶,用字的平仄有严格规定。
例句:
老师在课堂上详细讲解了杜甫七律诗的格律特点与艺术魅力。
这首五律对仗工整,用词精炼,尽显诗人的文学功底。
律的意思
5. (Lǜ)姓。
律的意思
6. 〈书〉顺应。
例句:
智者律天时,应人事,故能功成名就。
为政者当律民心所向,顺大势而为,方能国泰民安。
含义解释
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仪器。以管的长短确定音阶高低。亦用作测候季节变化的仪器。参见“律吕”。
古文寓意:
〔孟春之月〕律中大蔟。
——西汉·戴圣·《《礼记·月令》》
孔子吹律,自知殷后;项羽重瞳,自知虞舜苗裔也。
——汉·王充·《《论衡·奇怪》》
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唐·李山甫·《《秋》诗》
律应黄钟,绣线添红。
——元·钟嗣成·《《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佳兴·冬》曲》
节气;时令。古人以律与历附会,用十二律对应一年的十二个月。其说始于《吕氏春秋》。
古文寓意:
一雁飞吴天,羁人伤暮律。
——唐·刘长卿·《《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诗》
塞上早春时,暖律犹微。
——宋·玉英·《《浪淘沙》词》
风物自应随律转,霜髯争得见春消。
——明·刘基·《《寒夜》诗》
法纪;法令;规则。
古文寓意:
爵位的等级。
古文寓意: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西汉·戴圣·《《礼记·王制》》
遵循;取法。
古文寓意: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孔子卒,公诔之曰:“……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六年》》
有心律天道,无位救陵夷。
——唐·刘禹锡·《《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庙释奠作》诗》
故“祖述”、“宪章”、“上律”、“下袭”者,道也;其为斟酌帝王律天袭地之统纪,以咸宜而不息者,德也。
——清·王夫之·《《读四书说大全·中庸第三十章》》
约束。
古文寓意:
诗的格律。
古文寓意:
衡量;比照。
古文寓意:
见“律律”。高峻貌。
古文寓意:
佛教持守的戒律。参见“律行”。
古文寓意:
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
——唐·张籍·《《律僧》诗》
同“硉”。从高处推石而下。
古文寓意:
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
——南朝梁·萧统·《《文选·枚乘〈七发〉》》
姓。汉代有律子公。见《姓苑》。
古文寓意:
律,见姓苑。汉律子公。
——明··《《万姓统谱‧术韵》》
指格律诗。
古文寓意:
展转至晓,乃赋一律。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
唐以律取士,犹今日之时文也。
——明·王思任·《《〈李贺诗解〉序》》
又如:五律;七律。
——··《》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