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
含义解释
性情;性格。
她那善良宽厚的心性使她成为朋友间的好伙伴。
古文寓意:
中国古典哲学范畴,指“心”和“性”。战国时孟子有“尽心知性”之说。其后佛教各宗盛谈心性,禅宗认为心即是性,倡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宋儒亦喜谈心性,但各家解说亦不一。程颐、朱熹等以为“性”即“天理”,“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故“心”“性”有别。陆九渊则主张“心即理也”,认为“心”“性”无别。其说虽不同,而均属唯心主义。清初王夫之和后来的戴震等人对心性作了一些唯物主义的阐说。后人亦以“心性之学”称宋明理学。参见“理學”。
他俩今晚一夜未眠,畅谈心性不亦乐乎。
古文寓意:
心性不异,即心即性。
——唐·裴休·《《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吏部尚书罗钦顺,当正、嘉之际,学者蔑弃渊源,谈空好异,钦顺作《困知记》以正人心,斥杂学似是之非,明心性毫厘之辨。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从祀疏》》
这样一件小事,在我觉得比高谈心性还有兴味有意义,值得费点心思来加以考索。
——现代·周作人·《《看云随笔·读鬼神论》》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心性"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