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大患
心腹大患的意思
1. 心腹上的疾病。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
例句:
这个国家长期受到邻国侵略的威胁,那支强大的军队已经成为他们的心腹大患,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消除这一隐患,以保障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字词解释:
心腹
最要紧的部位。
大
副词,表示程度深,范围广。跟“小”相对。
患
祸害;灾难。
成语故事:
在春秋的烽火岁月中,吴越两国纷争不断,一场激战之中,越王勾践的箭矢不幸击中了吴王阖闾,这一击不仅伤及肉体,更在阖闾心中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临终前,阖闾紧握其子夫差之手,眼中满是不甘与期望,谆谆告诫他勿忘此恨,夫差含泪立誓,誓要雪耻。阖闾逝后,夫差继位,他铭记父训,励精图治,任命伯嚭为太宰,日夜不辍地磨砺兵锋,誓要一雪前耻。两年后,吴国铁骑踏平了越国的防线,越国大败,勾践被迫退守会稽山,面临绝境。为求生存,勾践派遣大夫文种,携带珍宝奇物,向吴太宰伯嚭求情,甘愿以臣服之姿换取吴国的宽恕。此时,吴国重臣伍子胥洞察先机,力主乘胜追击,彻底根除越国之患,以免他日死灰复燃。然而,夫差却偏听了伯嚭之言,选择了与越国和解,暂时搁置了复仇大计。时光荏苒,五年转瞬即逝。齐国政局动荡,新君不才,吴国趁势挥师北上,意图染指中原。伍子胥再次挺身而出,向夫差疾呼:“越国勾践,乃我吴国心腹之患,不可不除!”他深知勾践在越国深得民心,一旦时机成熟,必成大患。但遗憾的是,夫差并未采纳这一至关重要的建议,错失了根除隐患的良机。最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越国在勾践的领导下日益强盛,而吴国则因内部的轻敌与懈怠,逐渐走向了衰败。越国的军队终于跨越了重重阻碍,击败了曾经的强敌吴国。该故事演化出成语“心腹之患”,用以比喻潜藏在内部的严重威胁,也作“心腹之疾”、“心腹之忧”、“心腹大患”等。
含义解释
出处
今又将高唐州官民杀戮一空,仓廒库藏尽被掳去。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戮剿除,他日养成贼势,甚于北边强虏敌国。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五四回」
引证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心腹大患"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