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辞

jí cí
急辞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急辞,出处《谷梁传·成公七年》,指古文辞中的促急之词

含义解释

古文辞中的促急之词。常省文,有时隐含斥责之意。与“缓辞”相对。
闻君失德,吾心甚痛,故书急辞以警之,望君速改前非,勿使名节受损。
古文寓意:
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不言日,急辞也,过有司也。
——战国·谷梁赤·《《穀梁传·成公七年》》
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以晋侯而斥执曹伯,恶晋侯也。不言之,急辞也,断在晋侯也。
——战国·谷梁赤·《《穀梁传·成公十五年》》
在己为形,被物为著。己之感物曰动,物之应感曰变。六“则”字皆为急辞,而“形则著,动则变”二层,尤是一串事。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三章三》》
戊午,日下稷乃克葬。乃,急辞也,不足乎日之辞也
——战国·谷梁赤·《《穀梁传·定公十五年》》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急辞"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