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竦
网友科普
拼音:kǒng sǒng注音:ㄎㄨㄙˇ ㄙㄨㄙˇ亦作“ 恐竦 ”。 惶遽不安。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吾向见长官白事卑敬,不觉恐悚。”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兕觥增恐竦,杯水失锱铢。”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万州遇剑客》:“ 廷让 闻之,若芒刺满身,恐悚而退。”
含义解释
见“恐悚”。惶遽不安。
听到那突如其来的巨响,孩子们都吓得脸色苍白,恐竦地抱紧了彼此。
古文寓意:
吾向见长官白事卑敬,不觉恐悚。
——唐·赵璘·《《因话录·商下》》
兕觥增恐竦,杯水失锱铢。
——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
廷让闻之,若芒刺满身,恐悚而退。
——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万州遇剑客》》
臣愚狂瞽不识国之大计,冒昧陈列,不胜恐悚待罪之至。
——元·王恽·《《玉堂嘉话》》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恐竦"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