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祸

huǐ huò
悔祸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词目】悔祸【拼音】huǐ huò 【注音】ㄏㄨㄟˇ ㄏㄨㄛˋ【释义】(1).谓撤去所加的灾祸。《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以礼悔祸于 许 ,无宁兹 许公 复奉其社稷。” 杨伯峻 注:“谓天或者依礼撤回加于 许 之祸。” 南朝 陈 徐陵 《为梁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岂图天未悔祸,丧乱荐臻。” 唐 柳宗元 《逐毕方文》:“ 祝融 悔祸, 回禄 屏气。” 宋 苏轼 《徐州祈雨青词》:“天未悔祸,岁仍大荒。”(2).后悔造成祸害。《旧唐书·越王系传》:“虽好生息战,每冀其归降;而馀孽昧恩,靡闻于悔祸。”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梁鸣泉计处市马书》:“若二酋能悔祸服罪,自致塞下,亦可侍以不死,不必深治矣。” 明 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公(袁可立)墓志铭》:“奉旨体勘,倧悔祸伏辜。”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一:“那些罪孽深重的人们,丝毫也不知道悔祸呢。”

含义解释

谓撤去所加的灾祸。
面对自然的惩罚,人类开始积极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希望能以此悔祸,让地球母亲重新焕发生机。
古文寓意:
岂图天未悔祸,丧乱荐臻。
——南朝陈·徐陵·《《为梁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
祝融悔祸,回禄屏气。
——唐·柳宗元·《《逐毕方文》》
天未悔祸,岁仍大荒。
——宋·苏轼·《《徐州祈雨青词》》
近赖皇天悔祸,群寮誓心,驱刘石于沙漠,巢王敦於方内。
——明·朱鼎·《《玉镜台记·完聚》》
若寡人得没於地,天以礼悔祸於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
后悔造成祸害。
他深感自己当初的冲动行为悔祸无穷,给家人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古文寓意:
若二酋能悔祸服罪,自致塞下,亦可侍以不死,不必深治矣。
——明·张居正·《朱鼎
那些罪孽深重的人们,丝毫也不知道悔祸呢。
——现代·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一》
虽好生息战,每冀其归降;而余孽昧恩,靡闻於悔祸。
——五代晋·刘昫等·《《旧唐书·越王系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悔祸"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