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悱

fèn fěi
愤悱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愤悱,汉语词汇。拼音:fèn fěi释义:1、谓积思求解。2、愤慨,怨恨。

含义解释

谓积思求解。
他面对难题时,总是陷入一种愤悱的状态,不断积思求解,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为止。
古文寓意: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今夫子之教日颓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斯儒者所宜愤悱也。
——唐·刘禹锡·《《奏记丞相府论学事》》
今子由既轻以余书予人可也,又以其微妙之法言不待愤悱而发,岂不过哉!
——宋·苏轼·《《跋所书〈清虚堂记〉》》
执事愤悱,旁求博讨,卒未有得。
——明·方孝孺·《《答金景文书》》
大愚不灵,无所愤悱者,睹眇论则以为恒言也。
——近现代·章炳麟·《《文学总略》》
愤慨,怨恨。
他得知真相后,内心充满了愤悱之情,对那些背叛他的人感到无比的愤慨和怨恨。
古文寓意:
卢文纪等见其奏不悦,班行亦多愤悱。
——北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
司马子长云“主上以倡优畜之”,此非诚言,乃愤悱之词也。
——明·沈德符·《《野获编·佞幸·教坊官一品服》》
薛谭的学讴又因秦青的“抚节悲歌”而不归,又可见他们所作的歌讴也多带有愤悱悲哀的风味的。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愤悱"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