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擔
网友科普
扁担是壮族传统互击体鸣乐器,由农用扁担演变而成,广泛用于民间舞蹈伴奏。其材质多为毛竹或硬杂木,长约160-200厘米,两端窄中间宽,流行于广西都安、马山、百色等地,常在春节、丰收节庆时表演,舞者通过敲击长凳、木槽或地面形成复杂节奏,并与歌舞动作融合。该乐器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记载的舂堂舞为其雏形,后因舂杵笨重改用扁担,壮语称“打虏烈”或“谷榔”。原为集体舂稻劳动场景,逐渐发展为节庆表演形式,保留骆越部族舞蹈元素。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通过非遗进校园、校本操改编以及与健身操结合等方式活化传承,广西多所学校将其纳入课程体系。表演形式包含双人协作击打、多人穿花套式,常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扁擔"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