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郄导窾
网友科普
批郄导窾(拼音:pī xì dǎo kuǎn),汉语成语,出自《庄子·养生主》。原指在牛骨节空隙处运刀分解牛体,后比喻处理问题时抓住关键环节以顺利解决,亦作“批隙导窾”。该成语内涵源于《庄子·养生主》中“依乎天理,批大郄,导大窾”的典故,“批”为击打,“郄”指骨节间隙,“窾”为骨节空处,意指针对事物结构弱点进行精准切入。其核心在于通过把握关键节点实现问题的自然化解,金代王若虚《真定县令国公德政碑》中“批隙导窾,无非理间之自然”的表述即为此义。成语原始形态出自庄子所述庖丁解牛故事,陆德明《经典释文》注释为“批,击也;郄,闲也;窾,空也”。演变过程中形成“批郄导窾”和“批隙导窾”两种书写形式,清代...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批郄导窾"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