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āo
抄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7
左右
RITT

笔顺

抄的笔顺

书写要领

左窄右宽。“扌 ”横画宜短,竖钩端正。“少” 竖画正直, 斜撇宜长,整体斜中求正。


抄的意思

1. 誊写,照原文写。

近义词:

例句:

她认真地抄录着老师在黑板上写的笔记,字迹工整清晰。
古代书籍在没有印刷术之前,多是靠人工抄本得以流传。

抄的意思

2. 照着别人的作品、作业等写下来当作自己的。

近义词:

例句:

这个学生因为在作文比赛中抄袭他人作品,被取消了参赛资格。
出版社在审核稿件时,坚决杜绝任何有抄剽嫌疑的作品进入出版流程。

抄的意思

3. 搜查并没(mò)收。

近义词:

反义词:

例句:

税务部门对这家偷税漏税的公司进行抄查,抄没了所有违法所得。
税务部门有权对偷税漏税企业进行抄检,封存违规账目及相关资产。

抄的意思

4. 走近路或从侧面绕过去。

近义词:

例句:

因为着急上班,他每天都会抄近路,穿过那片小巷。
他们不想正面冲突,于是决定抄边儿,从敌人的侧翼悄悄过去。

抄的意思

5. 两手交叉或套在袖筒里置于胸前。

近义词:

反义词:

例句:

他抄手而立,在寒风中静静地等待着公交车的到来。
教练看到队员们抄手胸前,一副懒散的样子。

抄的意思

6. 抓取;拿。

近义词:

反义词:

例句:

看到有老鼠跑过,他急忙抄起扫帚去打老鼠。
她从盒子里抄拿了一颗糖,放进嘴里吃。

抄的意思

7. 指摘编的文稿。

近义词:

例句:

他热衷于收集各种诗抄,通过阅读这些诗抄来提升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这本史抄虽然是对正史的摘编,但依然能让读者清晰地看到那段历史的大致轮廓。

含义解释

掠夺;袭击。
古文寓意:
时匈奴数抄郡界,边境苦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伋传》》
边头大将差健卒,入抄擒生快於鹘。
——唐·元稹·《《缚戎人》诗》
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
至于鸡豚,亦遍抄之,民不聊生。
——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纪》》
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任延传》》
抢生意。
古文寓意:
在外面拉散座的时候,他曾毫不客气的“抄”买卖,被大家嘲骂。
——现代·老舍·《《骆驼祥子》》
从侧面绕过去。
古文寓意:
既然这等,您兄弟则往这小路上抄出大路相会。
——元·郑廷玉·《《楚昭公》》
进兵攻取榆社、大谷等县,抄出威胜州贼巢之后。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出塞抄击鲜卑,大斩获而还。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乌桓鲜卑传》》
爬上左面的悬崖定可以抄到敌人的侧背。
——当代·杨成武·《《飞夺泸定桥》》
誊写。
古文寓意:
夫作金皆在神仙集中,淮南王抄出以作《鸿宝枕中书》。
——晋·葛洪·《《抱朴子·论仙》》
曹植《辨道》,体同书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刺血抄经奈若何,十年依旧一头陀。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小说如已抄好,也就带来,我当在那里等候。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萧军、萧红》》
写录或选编的集子。
古文寓意:
僧孺好坟籍,聚书至万余卷……《百家谱集抄》十五卷,《东南谱集抄》十卷。
——唐·李延寿·《《南史·王僧孺传》》
如:《郁达夫诗词抄》。
——··《》
抄袭;搬用。
古文寓意:
实际上已遵殖民地化的经济原则成了一变态的经济现象,却还想抄欧洲工业革命的老文章。
——现代·瞿秋白·《《饿乡纪程》》
如:别人的经验,不能照抄。
——··《》
总括,归纳。
古文寓意:
一言抄百语,你“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
一句话抄百总,富人压迫穷人,自古的历史如此。
——现当代·梁斌·《《播火记》》
用匙取食物。
古文寓意:
饭抄云子白,瓜嚼水精寒。
——唐·杜甫·《《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诗》
云子香抄玉色鲜,菜羹新煮翠茸纤。
——宋·杨万里·《《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诗》
我、我、我两三步走向前,将、将、将把饭食从头劝。我、我、我一匙匙都抄遍。
——元·关汉卿·《《蝴蝶梦》》
造纸工艺流程之一,谓用竹帘将纸浆取出一层。参见“抄纸”。
古文寓意:
凡抄纸槽,上合方斗,尺寸阔狭,槽视帘,帘视纸。
——明·宋应星等·《《天工开物‧杀青‧造皮纸》》
抄造草纸,竖不足二尺,阔不足三尺,各用帘抄成一张,即以独轮小车运赴平地,类总入库。
——明·刘若愚·《《明宫史·内府职掌·宝钞司》》
提取税收。
古文寓意:
唯末盐岁自抄三百万供河北边籴,其他则给本处经费而已。
——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
查点;搜查;没收。参见“抄家”。
古文寓意:
绿柚勤勤数,红榴个个抄。
——唐·元稹·《《江边四十韵》》
好个重利盘剥!很该全抄!
——清··《《红楼梦》》
假若他不肯“合作”,他们会马上抄他的家。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
——近现代·陈毅·《《赣南游击词》》
拿,手持。
古文寓意:
王三胜连脸带胸口全紫了,抄起枪来。
——现代·老舍·《《蛤藻集·断魂枪》》
周围的人,有的为梁永生捏了一把冷汗,有的怕永生吃亏,也抄起家什参加上了。
——当代·郭澄清·《《大刀记》》
叉;交叉。
古文寓意:
身上着一领𥰭杨柳子布衫,腰里玉井栏手巾,抄着腰。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张老﹞抄着手,靠了车辕站住不动,也不答话。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
你们这样抄起手等待,也不行呀!
——现代·沙汀·《《淘金记》》
手伸进或插入袖筒或衣襟里面。
古文寓意:
我如今抄定两只拿云手,再不出麻袍袖。
——元·关汉卿·《《单刀会》》
凌云志火灭烟消,经纶手高抄深袖。
——明·薛论道·《《桂枝香·自白》曲》
她的右手抄进粉红色衬衣里摸索了一会儿,突然从衣底扯出一方白布来。
——现代·茅盾·《《动摇》》
那大的,是个青年,一进来就靠门站着,两手抄在袖筒里。
——现当代·康濯·《《春种秋收·腊梅花》》
方言。用脚步测量。
古文寓意:
严志和用步子从南到北,抄了抄地基,又从东到西抄了抄。
——现当代·梁斌·《《红旗谱》》
量词。古容量单位。六百粟为一抄,一升的千分之一。
古文寓意:
量之所起,起於粟。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十撮为一抄,十抄为一勺,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
——·佚名·《《孙子算经》》
指抄掠袭击的人。
古文寓意:
焕为抄所伤,人马俱弊,焕於桥下歇,抄复至。
——唐·李延寿·《《南史·梁豫章王综传》》
泛指册子。
古文寓意:
郝达三就是这类半官半绅的一个典型人物……各衙门的号房里,也偶尔拿手本去挂个号,辕门抄上偶尔露一露他的官衔名字。
——现代·李劼人·《《死水微澜》》
指合掌成勺形以取物。
古文寓意:
﹝他﹞手里拿着一条铁棒,就似碗来粗细的一根大杠子,在那石崖上抄一把水,磨一磨。
——明·吴承恩·《《西游记》》
量词。后用以泛称微量的量词。
古文寓意:
莫言长有千金面,终归变作一抄尘。
——唐·张鷟·《《游仙窟》》
与你一抄碎金子,与你做酒钱。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
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蔴。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量词。二缕为一抄。
古文寓意:
麻冕,缁布冠也,以三十升布为之。升,八十缕,则其经二千四百缕矣,八十缕,四十抄也。
——··《《朱子语类》》
量词。西夏所定兵制,正军一人,负担一人,合称一抄。
古文寓意:
元昊建立夏国的军队,各部落每二丁取“正军”一人,配备随军服杂役的“负担”一人,合称一“抄”。
——现当代·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抄"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