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宜徽

挽吴宜徽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挽吴宜徽》是宋代诗人郑獬创作的一首五言悼亡诗。郑獬(1022—1072),字毅夫,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皇祐五年(1053年)状元,历任直集贤院、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熙宁年间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知杭州、青州,晚年提举鸿庆宫。诗中“平生负高节,至死寸心丹”赞颂吴宜徽的气节,“明主虽容进,孤臣岂易安”暗喻诗人政治处境。通过“神归嵩岳黑,人哭洛川寒”等意象,结合“词章豪伟峭整”的语言风格,表达对逝者的哀悼。

相关诗词

挽吴宜徽

郑獬
平生负高节,至死寸心丹。明主虽容进,孤臣岂易安。神归嵩岳黑,人哭洛川寒。不识平津面,临风亦涕汍。

挽吴宜徽

郑獬
大策三千字,朝廷耳目醒。高名动牛斗,直气破雷霆。美行皆成法,閒谈尽可铭。悲哉真玉树,风雨一飘零。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挽吴宜徽"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