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顿
含义解释
硬拉;强夺。
歹徒趁夜黑风高,掣顿走了路人的背包,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古文寓意:
数幸之郡县,富人以赀佐,贫者筑道旁。其后小者亡逃,大者藏匿;吏捕索掣顿,不以道理。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
当此之时,公卿大臣皆敬重乳母。乳母家子孙奴从者横暴长安中,当道掣顿人车马,夺人衣服。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
又干郡之吏,职监诸县,营护党亲,乡邑旧故,如有不副,而因公掣顿,民之困弊,咎生於此。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兵马将往收捕,妇女忧愁,踧眉啼哭;吏卒掣顿,折其腰脊,令髻邪倾;虽强语笑,无复气味也。
——晋·干宝·《《搜神记》卷六》
长老知策,住持山阴能仁,寺畜一猴甚驯,名之曰“孙犬”。尝以遗总管夏侯恪,置诸马厩。策每访恪,孙犬认轿乘童奴,则跳掷掣顿不已,恪怜之,复以归策。
——宋·洪迈·《《夷坚志补·孙犬》》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掣顿"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