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麑

fàng ní
放麑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放麑,典故名,典出《韩非子》卷七〈说林上〉。“ 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 秦西巴 弗忍而与之。”后以“放麑”为仁德之典。

含义解释

亦作“放麛”。后以“放麑”为仁德之典。
古代一些祭祀活动中,帝王都会进行放麑的活动,以昭示他的仁德。
古文寓意:
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载之持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说林上》》
仰视天,俯视地,观于放麑啜羹之义,二者孰仁矣?
——东汉·班固、刘珍等·《《东观汉记·光武纪》》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四》
盖度彼既感吾放麑之恩,而又适惬其平生之愿。
——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书》》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放麑"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