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谐隐
网友科普
《文心雕龙·谐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文心雕龙》第十五篇,专论谐辞与隐语两种文体。该篇认为此类源自民间的文学形式虽被传统文人视为"本体不雅",但具有"振危释惫"的调节功能和"兴治济身""弼违晓惑"的社会价值。全篇分三部分展开论述:首释"谐隐"定义,指出隐语"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的表达特征及其讽谏作用;次析汉代文人创作陷入"诋嫚媟弄"的流弊;末述隐语向谜语的演变过程。刘勰既肯定先秦《蚕赋》《狸首》的讽喻传统,又批判魏晋时期"纤巧弄思""空戏滑稽"的创作倾向,主张谐隐应"会义适时"以发挥警世劝诫功能。该篇作为中国文论史上首次系统梳理谐隐文体的专论,确立了其在俗文学中的特殊地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文心雕龙·谐隐"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