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线鹞子

断线鹞子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断线鹞子(拼音:duàn xiàn yào zǐ,注音:ㄉㄨㄢˋ ㄒㄧㄢˋ ㄧㄠˋ ㄗˇ),汉语成语,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与“断线风筝”为近义词。其字面意为断线的纸鹞,比喻一去不回的事物,在句中作宾语、定语。“鹞子”即鸟形风筝的别称,该成语通过断线后无法控制的纸鸢意象,强调事物脱离掌控后不可复得的特性。其用法与“断线风筝”相同,多用于描述人际关系或事物状态的断绝。该成语最早见于《醒世恒言》第十三卷:“若是这厮识局知趣,见机而作,恰是断线鹞子,一般再也不来”。原文通过具象比喻将人际断绝与风筝断线相联系,形成固定表达。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断线鹞子"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