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讼
网友科普
断讼,汉语词语,读音为duàn sòng,注音ㄉㄨㄢˋ ㄙㄨㄙˋ,意为审理案件。在传统法文化中,“断讼”具有双重象征意义:既是理讼者道德优势的体现,也是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标杆。周文王断虞芮之讼的典故被视为德政典范,体现善政与断讼的关联。孔子提出“必也使无讼乎”,主张通过道德感化减少争讼;法家则提出“明分止争”立法方案,形成治术互补。杨简任富阳县主簿时通过扇讼案件实践“本心”判断,成为心学悟道典型案例。现代司法实践中,佛山法院建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解纷模式。宁德寿宁法院传承冯梦龙“省其谳牍,可使无讼”理念,提出“四减”司法实践方案,相关案例获评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先进案例。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断讼"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