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辭

斷辭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断辞,汉语词语,拼音为duàn cí,注音是ㄉㄨㄢˋ ㄘˊ,亦作“断词”。原指《周易》中判定吉凶的言辞,后泛指决断吉凶的语句,现甲骨学家将殷墟卜辞中决定吉凶的记录统称为断辞。该词在《周易》卦爻辞中具有核心功能,通过“辨物正言”“断辞则备”完成吉凶判断。《系辞》系统诠释断辞内涵,提出其源于自然经验、历史经验与社会心理的结合。朱熹将其等同于“占辞”,蔡渊则主张独立划分断辞类别。该术语最早出自《易·系辞下》,孔颖达疏解其“决断於爻卦之辞则备具矣”。近现代学者李镜池、高亨继承传统语义,甲骨学研究沿用该词指代卜辞决断性表述。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斷辭"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