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春秋的意思
春秋的意思
4.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因鲁国的史书《春秋》记载了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而得名。
例句: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自为政,天下扰攘长达五百余年。
网友科普
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常常用来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时,光阴,年龄等。“春秋”作为一个重要的先秦年代,来源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含义解释
春季与秋季。
春秋两季,是旅行的好时节。春天可以赏花,感受生命的活力;秋天则适合登高望远,体会自然的深邃与广阔。
古文寓意:
指春秋两季的祭祀。
春秋时节,是家族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日子,族人们聚集一堂,共同缅怀先祖恩德,祈求家族兴旺发达。
古文寓意:
唯是春秋所以从先君者,请为“灵”若“厉”。
——春秋··《《国语·楚语上》》
泛指四时。
在古代农耕社会,春秋不仅代表了春种秋收的重要时段,更被泛指为四时的更迭,人们顺应自然规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古文寓意:
光阴;岁月。
转眼间,数十个春秋已逝,那些曾经的青涩与梦想,都化作了岁月深处最珍贵的记忆。
古文寓意:
年纪;年数。
他已经历了数十个春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成长。
古文寓意:
编年体史书名。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所记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叙事极简,用字寓褒贬。为其传者,以《左氏》、《公羊》、《谷梁》最著。
在《春秋》中,孔子以“克”字记述某国战胜他国,虽仅一字,却微妙地透露出对侵略行为的隐晦批评,寓含了褒贬之意,展现了其深刻的道德立场。
古文寓意:
孔子惧,作《春秋》。
——战国··《《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作《春秋》,即名教之书也。善者褒之,不善者贬之,使后世君臣,爱令名而劝,畏恶名而慎矣。
——宋·范仲淹·《《近名论》》
《春秋》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
——现代·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十节》
《春秋》只是感麟而作,故终于获麟。
——明·吴廷翰·《《椟记·春秋获麟》》
古编年史的通称。如周之《春秋》,燕之《春秋》等。亦泛指史册、历史。
《春秋》以其独特的记事方式和微言大义的风格,成为了后世史书编纂的典范,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文寓意:
臣闻贤圣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
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盖皆指此也。
——唐·刘知己·《《史通·六家》》
冤狱两年悲党锢,维新元老记春秋。
——近代·康有为·《《闻徐子静侍郎即奉赦免喜倒泪下》诗》
誓为祖国献石油,甘洒热血写春秋。
——现代·光未然·《《英雄钻井队》诗》
春秋、战国诸子之书,也有以“春秋”为名的,如《晏子春秋》、《吕氏春秋》等。
研读《晏子春秋》,我仿佛穿越回了春秋时代,与晏子一同探讨治国安邦之道,领略其超凡的智慧与胆识。
古文寓意:
《吕氏春秋》察今篇中有一段话说得好:“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
——当代··《《人民日报》1960.09》
指褒贬。《春秋》用字,意寓褒贬,因借其意。
他以春秋笔法,微妙地表达了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既未直接批评,也未过分赞誉。
古文寓意:
胸中自有泾渭,皮里自具春秋。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
王(王生)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郭生》》
时代名。孔子《春秋》记事,从周平王四十九年,至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计二百四十二年,史称春秋时代。今多以周平王东迁至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共二百九十五年,为春秋时代。
在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时,我们不得不提及那个波澜壮阔的春秋时代。
古文寓意: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春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