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履

yè lǚ
曳履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典源及注释郑崇字子游,本高密大族(1),世与王家相嫁娶。祖父以訾(资)徙平陵(2)。父宾明法令,为御史,事贡公(3),名公直。崇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4)。弟立与高武侯傅喜同门学(5),相友善。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6)。数求见谏争(诤),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7),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1)高密:县名。今山东高密。 (2)以资徙:汉朝徙郡国富豪于关中,有“内实京师,外销奸猾”的目的。汉武帝时曾规定家资三百万钱以上者徙茂陵。平陵:陵名,县名。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3)贡公:贡禹。本书卷七十二有其传。(4)丞相大车属:丞相的随从官员。(5)傅喜:本书卷八十二有其传。同门:同师。(6)尚书仆射():官名。汉代尚书的副长官。(7)曳():拖也。曳革履,会发出响声,故哀帝提到“履声”。

含义解释

拖着鞋子。形容闲暇、从容。
老先生曳履走在公园的小道上,一脸的从容与享受。
古文寓意:
殿庭捧日飘缨入,阁道看山曳履回。
——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
四海承平无一事,朝朝曳履侍君王。
——元·白朴·《《梧桐雨》楔子》
汉臣韦氏有玄成,旧德中朝曳履声。
——明·李攀龙·《《呈大司寇何公》诗》
后因用“曳履”作为对高官的赞词。
在公司年会上,领导曳履而来,其风度翩翩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赞赏。
古文寓意:
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
——东汉·班固·《《汉书·郑崇传》》
参见“履声”。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曳履常常用来描绘贵族或官员的优雅步伐。
古文寓意:
推之曳履歌商,声若出于金石。
——近代·刘师培·《《文说》》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曳履"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