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曰
12
上下
曾
ULJF
笔顺

书写要领
上宽下窄。“丷”距离适中,上框上宽下窄,竖画居中,点撇对称。下框窄长居中,横画均匀。上下中心对齐。
曾的意思
曾的意思
2. 古同“增”。
曾的意思
3. 〈书〉还;尚。
例句: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曾的意思
4. 姓。
含义解释
副词。乃;竟。
古文寓意:
代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
古文寓意:
重。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参见“曾孫”“曾祖”。
古文寓意:
余将命而子苟与孔蒸𬬺之曾孙圉相元。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
弃事尧为司马,居稷官,故为后稷。曾孙公刘居邰,后徙居豳。
——汉·王充·《《论衡·初禀》》
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人,汉司空爽曾孙也。
——唐·房玄龄等·《《晋书·荀勖传》》
还有个曾孙,叫做卜兑,只有八岁,代人家放牛去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这一套致胜法宝……到他的曾孙汉武帝更能发挥,不过由于地位已经稳定,做的未免露骨,心也太狠。
——近现代·金克木·《《文化三书·秦汉历史数学》》
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诗·周颂·维天之命》》
物理自无定,曾孙非不贤。
——清·金人瑞·《《古墓吟》》
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
——东汉·班固·《《白虎通·宗族》》
夫人曾祖某,绥州刺史。
——唐·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
面峰府君,余祖之曾祖也。
——清·戴名世·《《书先世遗事》》
通“增”。增长;增加。
古文寓意: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国··《《孟子·告子下》》
虽曾而累之,其亡益乎!
——汉·桓宽·《《盐铁论·诏圣》》
将刻诸梓,使子弟读之,而曾曲阜所作四篇。
——明·贝琼·《《唐宋六家文衡序》》
通“憎”。厌恶;恨。
古文寓意:
臣窃以事观之,秦岂忧赵而曾齐哉?
——汉··《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书赵王章》》
姓。春秋时有曾参。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古文寓意:
曾,姓。
——北宋·陈彭年等·《《广韵‧登韵》》
曾氏,亦作鄫,亦作缯。姒姓,子爵。今沂州承县东八十里故鄫城是也。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灭之。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见世本。
——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二》》
副词。岂;难道。
古文寓意:
越曾足以为大虞乎?
——春秋··《《国语·吴语》》
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
——战国·庄子及其后学·《《庄子·应帝王》》
夫二事者,吾不以为难,而况贫贱者曾足以动吾心乎?
——宋·沈作哲·《《寓简》》
副词。一直;从来。
古文寓意: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
窃见其奖进士子,拳拳如恐不尽;小有冤抑,必委曲呵护之,曾不肯作威学校,以媚权要。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曾"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