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旟

杜旟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杜旟(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号桥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约宋光宗绍熙初前后在世。吕祖谦门人。孝宗淳熙、宁宗开禧间两以制科荐,与弟仲高、叔高、幼高、季高并称“杜氏五高”。其兄弟五人皆工诗文,与陆游、叶适、陈亮、陈傅良、朱熹、吕祖谦等名流交游,文集存佚情况未详。著有《桥斋集》(已佚),《全宋词》存其词三首,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其词“气魄极大,音调极谐”。《酹江月》为其代表作,借孙权创业、陈后主亡国等典故暗喻南宋偏安危局,通过“王气”“潮生潮落”等意象对比今昔,抒发忧思。全词正反用典交织,如褚渊失节与袁粲死节于石头城,并效法辛弃疾“以文为词”手法,议论收结,形成慷慨大方而含蕴深厚的风格。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杜旟"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