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修
束修的意思
1. 捆成一捆(十条)的干肉,是古时学生送给教师的报酬。
例句:
他拿着为老师准备的束修,高高兴兴往学堂出发了。
在古代,尊师重道之风盛行,学子们为了表达对教师的敬意与感激,往往会准备一份束修。
含义解释
见“束脩”。
十条干肉。旧时常用作馈赠的一般性礼物。
在乡间邻里间,每逢佳节或喜庆之日,人们常以束修为礼,那是精心准备的十条干肉,作为表达情谊与祝福的一般性馈赠。
古文寓意:
古代入学敬师的礼物。
在古代,学子们入学之时,都会准备一份束修作为敬师的礼物。
古文寓意: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
平原刘赞儒学该通,引为东庠祭酒,其世子皝率国胄束修受业焉。
——唐·房玄龄等·《《晋书·慕容廆载记》》
龙朔二年九月,敕学生在学,各以长幼为序。初入学,皆行束修之礼。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两监》》
训饬诸子从师问学,束修不足,脱簪珥继之。
——明·宋濂·《《宁海林贞妇方氏墓志铭》》
借指薪俸。
微臣所得束修,皆用于公务与家计,未敢有丝毫浪费。
古文寓意:
我这几个月剩下的束修,也寄不回去,殡殓了我,余下的你拿去,作个下半世的养活。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三回》
乃按诸幕友束修,一一分致,相与挥泪而别。
——清·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
束带修饰。指初入学或初为宦之时。
士子们初入学堂或初入仕途之时,皆需行束修之礼。
古文寓意:
约束修养。
在儒家传统中,束修被视为个人修养的重要一环。
古文寓意:
也谓敛容肃敬。
在庄重的场合下,他束修而立,敛容肃敬,展现出对事物的极度尊重与专注。
古文寓意:
太守刘柳闻其名,请与谈议。道韫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帐中。柳束修整带造于别榻。
——唐·房玄龄等·《《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
束载干肉。引申为携带干粮。
在古代,学子们为了求学,常常需要远行,他们肩上背着简单的行囊,里面装着几束脩,既作为旅途中的食物,也象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
古文寓意:
〔大王〕遂杖策而去,过梁山,止乎岐下,豳民之束修奔而从之者三千乘。
——秦·孔鲋·《《孔丛子·居卫》》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束修"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