椠人
网友科普
jiū tè ㄐㄧㄨ ㄊㄜˋ纠慝(纠慝) 惩处邪恶。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象刑五》:“夫象以典刑,揆诸《舜典》,则在流赎之先。而加桎梏,去冠饰,质之司寇,顾在五刑纠慝之外。” 明 李东阳 《封孺人张母姚氏墓志铭》:“御史公既取进士,有官守,劾奸纠慝,不复顾家。”
含义解释
谓读书而有见识之人。
李先生学识渊博,对古籍研究有独到见解,真乃当代椠人也。
古文寓意:
或问萧曹?曰:“萧也规,曹也随。”滕、灌、樊、郦?曰:“侠介。”叔孙通?曰:“椠人也。”
——汉·扬雄·《《法言·渊骞》》
刻字匠人。
在古代,椠人们以精湛的技艺,将文人墨客的诗篇镌刻在木板上,流传千古。
古文寓意:
余评李白诗如张乐于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常故,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
写官之不事事不足怪,校者何亦不一涉目,即付椠人登板?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斠书·经史百家简编》》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椠人"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