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
木
17
左右
檀
SYLG
笔顺

书写要领
檀的意思
1. 青檀、黄檀、紫檀(其木材通称“红木”)等的统称。常绿落叶乔木,卵形叶,互生,花单生,果实有圆翅。多产于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主要用来制造家具、农具和乐器。
例句:
这件精美的雕刻艺术品是用上等的檀木制成的,触感温润,色泽深沉。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静下来,心灵得到了宁静的抚慰。
檀的意思
2. (Tán)姓。
含义解释
木名。
古文寓意: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诗·魏风·伐檀》》
树檀以五月生叶,后彼春荣之木,其材强劲,车以为轴。
——汉·王充·《《论衡·状留》》
檀有黄、白二种,叶皆如槐,皮青而泽,肌细而腻,体重而坚,状与梓榆、荚蒾相似……檀木宜杵、楤、锤器之用。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檀》》
香木栴檀的省称。即檀香。
古文寓意:
浅红色;浅赭色。
古文寓意: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唐·罗隐·《《牡丹》诗》
按画家七十二色有檀色,浅赭所合,妇女晕眉色似之。人皆不知檀晕之义,何也?
——明·陈继儒·《《枕谭·檀晕》》
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参见“檀越”“檀維”“檀龕”。
古文寓意:
晋大司马桓温,字元子,末年忽有一比邱尼,失其名,来自远方,投温为檀越。
——晋·陶潜·《《搜神后记》》
及至就讲,乃得七十檀越,设供果,食皆精。
——南朝梁·沈约·《《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
诸方檀越,不论城郭与村坊,一齐齐随喜道场来,罢铺收行。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小檀越,你是谁家子弟?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只要有银钱在手里经过,即使并非檀越的布施,人是也总爱逞逞威风的。
——现代·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发薪”》》
郡城宝宁寺有水陆,中绘诸天佛祖,每於岁之浴佛节森然陈设,焚香顶礼,四方檀维咸毕集而拜瞻焉。
——清·唐凯·《《宝宁寺水陆画装裱序》》
佛涅盘后,世界空虚;惟是经典,与众生俱。设有人书贝叶上,藏檀龛中,非坚非久,如蜡印空。
——唐·白居易·《《苏州重玄寺法华院石壁经碑文》》
姓。春秋鲁有檀弓。见《礼记·檀弓上》。
古文寓意:
檀,姓。
——北宋·陈彭年等·《《广韵‧寒韵》》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檀"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