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朔

zhēng shuò
正朔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谓帝王新颁的历法。古代帝王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故夏、殷、周、秦及汉初的正朔各不相同。自汉武帝后,直至现今的农历,都用夏制,即以建寅之月为岁首。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朝代更替时都会重新确立自己的正朔,即新的历法和年号,以此作为新政权合法性和权威性的象征。
古文寓意:
匈奴奉汉正朔,匈奴便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的一部分。
——现代·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改正朔,易服色。
——西汉·戴圣·《《礼记·大传》》
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西汉·司马迁·《《史记·历书》》
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
——三国蜀·雍闿·《《答严》》
去危就安,今归正朔。
——唐·李百药·《《北齐书·文襄帝纪》》
今若听其投降,亦必下诏切责,使彼输诚服罪,削去名号,奉我正朔。
——明·林希元·《《定大计以御远夷疏》》
农历正月初一。
每逢正朔,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共庆新春佳节,这一天的到来象征着岁序更新,万物复苏。
古文寓意:
西北之行因路线终未决定,暂且延期,恐须延到正朔放假之期内矣。
——现代·周作人·《《致俞平伯书(1930年12月9日)》》
每遇大礼,车驾斋宿,及正朔朝会于此殿。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内》》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正朔"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