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
亠
11
上下
毫
YPTN
笔顺

书写要领
点画居中,横不宜太长,“口”稍小,“冖”宜宽;“毛”撇短,横画平行,竖弯钩圆转自然。上下各部中心对齐。
毫的意思
1. 人或动物身上尖细的毛。
例句:
猫的胡须是毫,非常敏感。
画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毫发毕现的细节。
毫的意思
2. 指毛笔。
例句:
他精通书法,挥毫泼墨间尽显风华。
这支毫笔质地优良,书写流畅。
毫的意思
3. 杆秤或戥子上的提纽,分为头毫、二毫和三毫。
例句:
杆秤上的头毫微微一动,就表示重量有了细微的变化。
买药材时,药剂师用戥子仔细量了量,提到二毫处才停下。
毫的意思
4. 副词,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语气,表示一点儿也没有或一点儿也不。
例句:
他对这个问题毫不知情,完全是被冤枉的。
盒子里毫无剩余,所有的糖果都被吃完了。
毫的意思
5. (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
例句:
这台机器的精度达到了毫米级,误差不超过一毫。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精确测量到毫克级别。
毫的意思
6. 计量单位名称。长度,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质量或重量,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
例句:
这块钢板的厚度刚好是2毫,也就是20丝。
工厂里的精密零件尺寸要求精确到毫,10毫就是1厘的十分之一。
毫的意思
7. 〈方〉货币单位,即角。
例句:
他给了我五毫作为零花钱。
这本书的价格是两毫钱。
毫的意思
8. (Háo)姓。
含义解释
长而锐的毛;长毛。
古文寓意:
极纤细的毛。参见“毫末”、“毫芒”。
古文寓意: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战国··《《孟子·梁惠王上》》
指毛笔头;毛笔。
古文寓意:
喻极细微;一点儿。
古文寓意:
元和所用,即与古历相符也。逮至景初,而终无毫忒。
——南朝梁·沈约·《《宋书·律历志下》》
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采,深沈其旨者;或好离言辨白,分毫析厘者。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
——现代·鲁迅·《《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
量词。长度单位。
古文寓意:
量词。重量单位。
古文寓意:
﹝宋秤制﹞一百毫为一分,以千毫定为一钱。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乐六》》
量词。加在某单位前,表示该单位的千分之一。参见“毫升”、“毫米”、“毫克”。
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宋景德间造秤有三毫,为初毫、中毫、末毫。今秤有头毫、二毫。参阅《文献通考·乐六》。
姓。汉有毫康。见《续通志·氏族六》。
古文寓意:
汉毫康女弟为桓帝后,封安阳侯。
——清·嵇璜、刘墉等·《《续通志‧氏族略六》》
量词。方言。两广旧称银元角。参见“毫洋”、“毫子”。
古文寓意:
咸水妹又在衣袋里随意抓了十来个毫子给他。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毫"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