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籍

mín jí
民籍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民籍,拼音:mín jí,注音:ㄇㄧㄣˊ ㄐㄧˊ,指居民的户籍。亦指有户籍的居民。

含义解释

居民的户籍。亦指有户籍的居民。清代将不属军、商、灶籍的各色人编入民籍。
战乱之后,重建民籍制度成为了恢复社会秩序、安抚民心的重要举措。
古文寓意:
东汉之定民籍,颇若劳扰,今之造户口簿,却不如此也。
——宋·孔平仲·《《孔氏杂说》卷二》
今边鄙虽有乡兵之制,然止极塞数郡,民籍寡少,不足备敌。
——元·脱脱等·《《宋史·尹洙传》》
所至视民籍差等,有不如式者,惩革之。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四年》》
凡民之著籍,其别有四:曰民籍;曰军籍,亦称卫籍;曰商籍;曰灶籍。
——近代·赵尔巽·《《清史稿·食货志一》》
宜从荡宥,许以自新,可一同放遣,还复民籍。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郁林王纪》》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民籍"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