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嘴的葫芦

没嘴的葫芦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没嘴的葫芦,汉语俗语,比喻不善言辞或一时无法表达的人。该俗语最早见于元代关汉卿杂剧《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剧中人用“恰似个没嘴的葫芦”形容有口难言的困境。明代臧懋循《元曲选·关汉卿〈蝴蝶梦〉二》亦载有“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的用例。元代《后庭记》第二折出现“你则一声问的我似没嘴的葫芦”的表述。清代《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描述袭人为“没嘴的葫芦”,延续了这一俗语的语义。现代《中华谚语大辞典》将其释义列为“比喻说不出口或不善言辞”,并标注出自元代文献。汉程网歇后语分类中收录该词条,与“隔江握手”等条目并列。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没嘴的葫芦"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