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衣
网友科普
法衣是佛教与道教法事活动中专用的服饰,佛教也称其为袈裟或法服,道教包含忏衣、绛衣等类型,蒙古族、藏族地区指出家人日常服饰。佛教规定僧尼可持有十三种生活必需服饰,要求衣料不得过优过劣,禁用八大正色,符合戒律者皆可称为法衣,《释氏要览》记载需“应法而作”。佛教法衣分为安陀会(五条)、欝多罗僧(七条)、僧伽梨(九至廿五条)三类,印度披覆形式有通肩式与袒右式,衣条寓意为“圣法增,凡情减”。道教法衣绣金丝龙纹,绛衣在大型斋醮中与海青搭配。汉地僧衣经改革出现偏衫取代僧祇支,直裰取代欝多罗僧,袈裟保留印度传统形制。佛教法衣传入中国后为御寒增厚衣物,云冈石窟北魏造像呈现三层汉化形式,唐代龙门石窟造像恢复袒右式...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法衣"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