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n
準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13
上下
IWYF

笔顺

準的笔顺

书写要领


含义解释

亦作“凖”。“綧”的今字。
水之平。
古文寓意:
准,平也。
——东汉·许慎·《《说文·水部》》
指其它物体的平。
古文寓意:
辀注则利准,利准则久,和则安。
——战国··《《周礼·考工记·辀人》》
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
古文寓意:
故绳直而枉木斲,准夷而高科削。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有度》》
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
至七年仪(浑仪)成。表里三重,下据准基,状如十字。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天文志一》》
标准;准则。
古文寓意:
程者,物之准也;礼者,节之准也。
——战国··《《荀子·致仕》》
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 履端於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於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於终,则撮辞以举要……故三准既定,次讨字句。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
董仲舒、华令思何以尚此,可谓后生之准也。
——清·陈鳣·《《对策》》
指使合乎标准。
古文寓意:
改煎金锡则不耗,不耗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
——战国··《《周礼·考工记·㮚氏》》
确定的主意、方式、规律等。
古文寓意:
几多心绪,鹊语难凭,灯花无准。
——元·袁易·《《烛影摇红》词》
现在呢,她只要去“串门子”,他就是这么说的。只要去同人叙道,就像他同她谈话一样,这个她有准,别人一定也会欢迎她的。
——现代·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哪儿去找沈阿四呀?”“他这个人呀,没一个准。”
——当代·胡万春·《《生长在黄浦江边的人》》
符合;等齐;相当。
古文寓意:
辞也者,各指其所之,《》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易·系辞上》》
抗喉矫舌之差,攒唇激齿之异,廉肉相准,皎然可分。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生以所言物价告父。父颇不信,姑以余赀半从其教。既归,所自置货,赀本大亏;幸少从女言,得厚息,略相准。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秋练》》
衡量,比较。
古文寓意:
以刑名收臣,以度量准下。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难二》》
言不计乎得失而遇善,行不准乎是非而遇吉。
——三国魏·嵇康·《《释私论》》
交州外城记》曰:“从日南郡南去,到林邑国,四百余里。”准径相符。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
夷狄以马羊准盛衰,今突厥六畜不蕃……不三年必亡。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郑元璹传》》
引申为揣度。
古文寓意:
大夫隐道而不言,群臣准上意而怀当。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览冥训》》
瞄准;测定。
古文寓意:
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齐俗训》》
轼始至颍,遣吏以水平准之,淮之涨水高於新沟几一丈。
——元·脱脱等·《《宋史·苏轼传》》
施复自己也摸出等子来准一准,还觉轻些,又争添上一二分,也就罢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
自元旦至十二日,当一岁之月,以瓶汲水,准其轻重。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称水》》
见“準的”。箭靶。
古文寓意:
所射准的为艺。
——南朝梁·萧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准的陈,则流镝赴焉。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别有博射,弱弓长箭,施於准的,揖让升降,以行礼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
见“準的”。标准。
古文寓意:
遽自尊立,为天下准的,使后人得承吾敝,非计之善者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齐武王𬙂传》》
学富文史,言成准的。
——唐·杨炯·《《李舍人山亭诗序》》
当世所遴选文字,同人奉为准的。
——清·周亮工·《《跋黄心甫自叙年谱前》》
见“準的”。作为准则;以为标准。
古文寓意:
如以髡等非圣,则圣人之知,何以过髡之知惠王也?观色以窥心,皆有因缘以准的之。
——汉·王充·《《论衡·知实》》
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
依照;以为准绳。
古文寓意:
》不云乎?“惟刑之恤哉!”其审核之,务准古法,朕将尽心览焉。
——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
又准令,五品官婚葬,元无鼓吹,惟京官五品,得借四品鼓吹为仪。
——五代晋·刘昫等·《《旧唐书·唐绍传》》
尺寸古今不同,余尝仿制一尺,准以工部营造尺为则,将周制铜剑茎较於今尺则五寸一分半。
——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尺》》
仿照;效法。
古文寓意: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南朝梁·萧统·《《文选·左思〈咏史〉之一》》
始都乐寿,号金城宫,备百官,准开皇故事。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窦建德传》》
抵偿;折兑。
古文寓意:
米未展送,﹝刘整﹞忽至户前,隔箔攘拳大骂,突进房中,屏风上取车帷准米去。
——南朝梁·任昉·《《奏弹刘整》》
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准。
——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
诸臣有过可议,亦有劳可准。
——清·张廷玉等·《《明史·汤开远传》》
元太宗八年,始造交钞……以贯计者,曰一贯文、二贯文。每二贯准白银一两。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谓程度相近,可以看作一类。
古文寓意:
两方比较,我们隋唐佛学时代,还有点“准科学的”精神不时发现。
——近代·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他们始终也是盐官儿,至少也是类似于官的“准官儿”。
——现代·瞿秋白·《《乱弹·乱弹(代序)》》
台儿庄胜利之后,有些人主张徐州战役应是“准决战”。
——现代·毛泽东·《《论持久战》》
﹝过去的读书人﹞只读一些官家或准官家的史料。
——现代·郭沫若·《《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准许;允许。
古文寓意:
晦翁准了他状,提那大姓到官。
——明末·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我说要读书,你就不准,偏生她一说读书,你就帮她。
——现代·丁玲·《《母亲》》
太太准她来跟您请安就是老大的面子。
——现代·曹禺·《《雷雨》》
一定;肯定。
古文寓意:
心疑则致梦,何凶之有……主公再勿多言,来早准行。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这准是使猛了劲,岔了气了。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
冠先生每天必定刮脸,十天准理一次发,白头发有一根拔一根。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
那有着玻璃窗的一家,是万无一失的,准是这埠头热闹集中的地方,某某茶馆了。
——现代·丁玲·《《小火轮上》》
准人。古代狱官。参见“準人”。
古文寓意:
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
——··《《书·立政》》
鼻子。
古文寓意: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承浆地阁要丰隆,准乃财星居正中。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
﹝俄罗斯人﹞面白微赪,高准,采鬓髯,红毡帽,油靴。
——清·魏源·《《圣武记》》
据以校定乐律(音高)的古乐器名。
古文寓意:
太史丞弘试十二律,其二中,其四不中,其六不知何律,宣遂罢。自此律家莫能为准施弦,候部莫知复见。熹平六年,东观召典律者太子舍人张光等问准意。光等不知,归阅旧藏,及得其器,形制如房(京房)书,犹不能定弦缓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律历志上》》
汉元帝时,京房造准,中瑟而十二弦,隐开九尺,中央一弦,下有尽分寸六十律之节。
——宋·高承·《《事物纪原·乐舞声歌·准》》
准确。
古文寓意:
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个卖卦先生,算得最准。
——明·吴承恩·《《西游记》》
那班妇女见老爷断的这等准,轰一声都围上来了。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
那三人却俱是空身,带了一个最准的向盘。
——清末·刘鹗·《《老残游记》》
我记不准老赵在这里的房间到底是几号。
——现代·茅盾·《《子夜》》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準"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