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
网友科普
漕运是中国古代通过水路调运公粮的专业运输体系,属国家经济制度,主要采用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方式。其狭义指经运河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形式,运输物资包括宫廷消费、官员俸禄及军饷所需粮食,明清漕粮定额多为400万石,附带运输硫磺、瓷器等物资。该制度起源于秦始皇北征匈奴时的军粮输送,隋炀帝开凿通济渠联通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奠定运河基础。唐代刘晏推行分段运输法,按水道特性分设转运仓,漕粮年运量达110万石。元代开始发展海运并建立漕仓体系,至明清形成以运河为核心的南北运输网络。咸丰五年黄河改道导致运河淤塞,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制度。考古发现天津十四仓遗址完整揭露元代漕仓建...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漕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