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票

huǒ piào
火票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清代递送紧急公文的凭证。
在清代,一封加急军情被紧急封装,并附上火票,以确保这封至关重要的公文能够迅速传递至朝廷手中。
古文寓意:
凡马递公文,皆用兵部凭照,令沿途各驿接递,谓之火票。言其急速如火也。
——清末民初·徐珂·《《清稗类钞·物品·火票》》
旧时官府逮捕犯人的凭证。
在旧时的衙门里,差役们手持火票,迅速前往犯人藏匿之处,准备将其缉拿归案。
古文寓意:
如今虽然奉了火票,只好诈他一注财爻罢了。
——清·遯庐·《《童子军·殴隶》》
足下既见明震,而火票未发以前,未有一言见告,非表里为奸,岂有坐视同党之危,而不先警报者。
——近代·章炳麟·《《与吴稚晖谈苏报案书》》
惟有小子多能,投充都府快皂……腰悬三股麻绳,手执一张火票。有钱的假意商量,无钱的苦死闹炒。
——明·无心子·《《金雀记·指引》》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火票"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