犛牛

máo niú
犛牛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野牛。形状毛尾全同牦牛,但比牦牛大。一说即牦牛。参见“牦牛”。
在那片广袤的草原上,一群犛牛悠然地吃草。
古文寓意:
东北百里,曰荆山……其中多牦牛。
——··《《山海经·中山经》》
其宴大宾客,必驱牦牛使客自射,乃敢馈。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吐蕃传上》》
牦者髦也,其髦可为旌旄也。其体多长毛,而身角如犀,故曰毛犀。《汲冢周书》作“牦牛”,颜师古作“猫牛”,《尔雅》作“犘牛”,音皆相近也。《山海经》作“㸲牛”,西人呼为竹牛,因角理如牛也。或云竹即㸲音之转,而犨又竹音之转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牦牛》》
牦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状及毛尾俱同牦牛。牦小而牦大,有重千斤者……唐宋西徼诸州贡之。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犛牛》》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犛牛"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