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一分殊

理一分殊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理一分殊是中国宋明理学中阐释“一理”与万物关系的重要命题,源于唐代华严宗和禅宗。华严宗在四法界中讲理法界和事法界时,认为理是全遍而非分遍;禅宗主张千差万殊事物的本质同一于本体。宋明理学家融合这些思想正式提出该命题。理一分殊由二程首创,程颐以《西铭》为例提出“理一而分殊”,强调万物皆禀赋天理成为性,如同“月印万川”中月亮本体与万千月影的关系。朱熹进一步从本体论阐释:天地万物总合为一理,分殊则为各物之理,理一通过分殊显现,二者是生命论的整体与分体关系而非抽象概念关系。明代罗钦顺将理视为气之理,认为理一存在于分殊的万物之中,王夫之则批判朱熹理论矛盾,指出理成为气的理后应从唯物论角度理解。该命题在历史...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理一分殊"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