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难苟安

畏难苟安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畏难苟安,汉语成语,读音为wèi nán gǒu ān,指害怕困难,苟且偷安,出自《清史稿·食货志二》。该成语为联合式四字结构,多作谓语、定语使用,带有贬义色彩,常用于描述消极的处事态度。在文学作品中,《老残游记》第八回以驴子行动作比,郭沫若《反正前后》则强调成大事者不应有此心态。该成语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清史稿》原文记载:“大学士倭仁疏陈黑地升科,州县畏难苟安,请申明赏罚”,后逐渐演变为描述逃避困难的固定表达。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畏难苟安"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