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于奔命
疲于奔命的意思
1. 指不断接受指派或受到逼迫,因而不停地奔走,以致劳累不堪。也泛指应付的紧急情况多而不胜其劳。
例句:
现在很多地区的洪水灾害非常频繁,使人民疲于奔命。
青春的天空,并不总是如那些终日为生存而疲于奔命的成年人想象的那样晴空万里,一碧如洗。
字词解释:
疲
疲乏,劳累。
于
助词。语助词,无实义。
奔命
奉命奔走。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国围攻宋国,取得了胜利。楚军班师回国以后,大将子重认为自己很有功劳,向楚庄王要申邑、吕邑两个地方的田地,来作为对他的封赏。楚庄王答应了他的要求。可是掌管申邑的申公巫臣,却大力反对,他对楚庄王说: “申邑和吕邑不能赏给子重呀,我们要靠这两个地方的赋税养兵,防御来自北方的敌人。如果没有了申邑和吕邑,晋国、郑国必然会来侵犯我们,那样的话怎么办呢?” 楚庄王听信了申公巫臣的话,于是改变了主意。最终子重没有得到封赏,于是他对申公巫臣非常怨恨。 到了后来,楚庄王死了,楚共王即位。这时候申公巫臣已经到了晋国,做了晋国的刑大夫。子重和子反合谋杀了巫臣的全部家族,并且夺去了所有财产、妻妾。巫臣得到这个消息,就从晋国给他俩写来一封信,信中说: “你们这两个家伙戕害忠良,贪得无厌,杀了那么多无辜的人,实在是可恶极了。你们等着吧,我必定叫你们奔波疲竭而死!” 于是,巫臣来到吴国,并且从晋国带来九乘车和二十五个人,教给吴国的士兵如何射箭,怎样防守,怎样排列阵势,怎样攻打楚国。还叫自己的儿子为吴国通风报信,传递军事情报。经过一番准备以后,吴国出兵讨伐楚国,并且又向楚国的附属国巢地和徐地进攻,逼得子重不得不来回奔波。吴兵攻占了楚国的州来城,子重又奔回来救援。由于巫臣教会了吴兵作战的方法,吴兵在这一年内向楚国发动了七次进攻,楚国的子重、子反在这一年内,也奔波了七次。最后吴国扩大了许多地盘,成了强国。
含义解释
出处
巫臣遗二子书曰:“余必使尔罢(疲)于奔命以死。”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七年》》
引证
那时官军疲于奔命,顾了这边,失掉那边。江南的六合县,死守六年,被长矛攻破。
——近代·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 「第八回」
死祖宗加上活亲戚,弄得柔嘉疲于奔命。
——现代·钱钟书·《《围城》》 「九」
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
绍兴戊辰岁,乡郡大歉,谷斗直三百,民疲于奔命。
——宋·曹彦约·《《从兄云梦县尉墓志铭》》
夜则多置火器,出却贼营,轻进速退,左出右入,使贼昼夜不得安息,疲于奔命。
——清·天花才子·《《快心编二集》》 「一回」
假如成功与金钱不能为你们带来快乐,那么为什么要为这许多巡回演出而疲于奔命呢?
——现代·傅雷等·《《傅雷家书·1961年3月28日晨》》
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伏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
——现代·毛泽东·《《论持久战》》 「六」
跃马长驱,鼓行秦、赵,使中原疲于奔命,诸夏不得高枕为日久矣。
——唐·房玄龄等·《《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一三〇」
夫然则敌有馀力,我无宁岁,将士疲于奔命,疆場苦其交侵。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异域传论》》 「五〇」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疲于奔命"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