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髯
网友科普
"皓髯"是由"皓"(白色)与"髯"(两颊长须)组合而成的汉语词语,本义指白须,引申为年老的代称。该词最早见于唐代刘禹锡《问大钧赋》"苍眉皓髯,山立时行",以白须特征具象化老年形象。其标准拼音为hào rán,属名词性词汇,常与"苍眉""庞眉"等词语并置使用,构成"苍眉皓髯""庞眉皓发"等复合词。在古典文学中多用于刻画老者外貌特征,如元代杨朝英散曲描绘"皓髯村翁"的农耕形象。现代语言使用中归类为描述老年人的形容词,与"斑鬓""华皓"等词构成同类语义场。
相关文章
霜髯皓鬓
...。诮不管山翁,霜髯皓鬓,为插花枝。更阑带花归去,有余香、冉冉惹人衣。 一枕华胥梦觉,恍然身在桃谷。
皓首苍髯年纪老
...,皓首苍髯年纪老,云游走遍红尘道。驾白云驴驮高,向赵州城压倒石桥。柱一条斑竹杖,穿一领粗布袍,也曾醉赴蟠桃。曹国舅玉堂金马一朝臣,翻作昆仑顶上人。腰间不挂黄金印,闲随着吕洞宾,林泉下养性修真。金牌腰中带,笊篱手内存,更不做国戚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皓髯"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