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国
网友科普
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含义解释
监管国事。太子代君主管理国事称“監國”。
每当君主身体抱恙,总会有可靠的臣子出来监国。
古文寓意:
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
——春秋··《《国语·晋语一》》
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
上以服饵,令皇太子监国。
——五代晋·刘昫等·《《旧唐书·高宗纪下》》
其书是明仁宗东宫所阅,上有监国之宝。
——清·周亮工·《《书影》卷一》
〔太祖〕命太子皇太极监国,自率二万劲旅,到天坛祭天。
——近代·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三回》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监国"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