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乌夜啼

相和歌辞·乌夜啼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相和歌辞·乌夜啼》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乐府诗,收录于《全唐诗》。王建出身寒微,曾任县丞、司马等职,其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现实,与张籍并称“张王乐府”。全诗以庭树乌鸦夜啼为意象,通过“夜半当户啼”“不离旧栖处”等场景,刻画乌鸦眷恋故巢的执著形象,暗喻漂泊者的生存困境。“风飘雨湿亦不移”等白描手法既凸显乌鸦的倔强,亦隐含对民间疾苦的关切。末句“君家树头多好枝”以归隐之思收束,延续汉魏乐府借物抒情的传统。

相关诗词

相和歌辞

李群玉
曾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有乌在其间,达晓自悲吟。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既非蜀帝魂,恐是恒山禽。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相和歌辞

王建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一飞直欲飞上天,回回不离旧栖处。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相和歌辞

杨巨源
可怜杨叶复杨花,雪净烟深碧玉家。乌栖不定枝条弱,城头夜半声哑哑。浮萍摇荡门前水,任罥芙蓉莫堕沙。

相和歌辞

张祜
忽忽南飞返,危弦共怨凄。暗霜移树宿,残夜绕枝啼。咽绝声重叙,愔淫思乍迷。不妨还报喜,误使玉颜低。

相和歌辞

聂夷中
众鸟各归枝,乌乌尔不栖。还应知妾恨,故向绿窗啼。

相和歌辞

白居易
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相和歌辞·乌夜啼"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