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铃
网友科普
碰铃,古代称铃钹。满、蒙古、藏、纳西、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藏语称丁夏。碰铃广泛用于中国歌舞、戏曲音乐伴奏及民间器乐合奏中的打击乐器。亦称双磬、铃钹等。用铜制做。因流传地区的不同,在民间又有撞铃、双磬、声声、水水等名称,陕西则称甩子,也有简称为铃的。流行于全国各地。历史悠久,南北朝时(386年—589年)已在中国流传。在敦煌千佛洞的北魏(386年—556年) 壁画中,北魏云岗石窟和司马金龙墓门石雕中也有演奏碰铃的伎乐人形象。唐代贞元年间 (785年—804年)骠国(今缅甸)来中国献乐,称其为铃钹。其形如一对杯状小钟,直径约5.5厘米,高约4.5厘米,铃底有孔系绳穿连,两只互击发音,亦有单铃置于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碰铃"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