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
含义解释
酹酒祭祀或祭奠。
在古老的仪式中,祭酒者手持玉杯,虔诚地向神灵敬献美酒,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文寓意:
获者南面坐,左执爵,祭脯醢。执爵兴,取肺坐祭,遂祭酒。
——先秦·周公、孔子·《《仪礼·乡射礼》》
既大敛,奉梓宫 乾清宫 ,设几筵,朝、晡、日中三设奠,帝亲诣尚食祭酒。
——近现代·赵尔巽·《《清史稿·礼志十一》》
汉魏以后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清末始废。后亦以泛称文坛、艺坛或学术界、文化界的首脑人物。
作为博士祭酒,他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望,深受学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古文寓意:
我师程瑶笙先生,当然算得画苑中的祭酒,善于写生,画兽更具郎士宁的意味。
——近现代·郑逸梅·《《逸梅丛谈·妙喻》》
对道士的称谓。
祭酒身穿长袍,手持拂尘,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古文寓意:
汉末五斗米教得道者称呼。
他们相信通过祭酒这一仪式,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共同追求道教的教义和精神。
古文寓意:
鲁遂居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张鲁传》》
古代宴会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
典礼祭酒引领着众人,共同完成了这场盛大的祭祀活动,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古文寓意:
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按古礼宾客得主人饌,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於地,示有先也,故谓祭酒,盖尊重之称也。
——明·许浩·《《两湖麈谈录》》
祭酒本非官名,古时凡同辈之长,皆曰祭酒。盖饮食聚会,必推长者先祭。
——清·赵翼·《《陔馀丛考·祭酒》》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祭酒"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