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首罪魁

huò shǒu zuì kuí
祸首罪魁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祸首罪魁的意思

1. 犯罪作恶的首罪者。

例句:

在揭露这起金融诈骗案的过程中,警方终于锁定了祸首罪魁,他是整个犯罪团伙的幕后主使,利用复杂的金融手段进行非法敛财。
这起毒品走私案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犯罪网络,而其中的祸首罪魁正是那个狡猾的毒枭,他利用自己的关系网,不断向国内外输送毒品,危害社会安全。

字词解释:

灾殃,苦难。
头目。
犯法的行为。
首领。

成语故事:

“罪魁祸首”系由“罪魁”及“祸首”二语组合而成。“罪魁”一语见自宋・文天祥《指南录・卷一・纪事》。文天祥,字履善、宋瑞,号文山,庐陵人。南宋大臣,文学家,伟大的民族英雄。吕文焕是南宋末期将军。他统领南宋军队与蒙古军交战,死守襄阳五年,因得不到后援,孤军奋战而终于降敌。吕文焕投降后,蒙古军猛攻南宋,宋朝封吕文焕的姪儿吕师孟为兵部尚书,想借以缓和蒙古的攻势。文天祥当时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在一次宋、元双方对谈时,文天祥骂吕师孟是遗孽,吕文焕是乱贼。吕文焕问文天祥为何这么骂,文天祥马上痛斥吕文焕说:“你引狼入室,带领蒙古军南下,叛逆误国,让国家遭遇如此不幸,这样的『罪魁』,你不是乱贼谁是乱贼?小孩子都骂你,何止只有我骂你!”后文天祥督诸路军马抗元,兵败被俘,英勇就义。“祸首”一语见于《东观汉记・卷一五・申屠刚》。周武王灭商后,分封鲁地予周公,但周公一直未到封地。武王死后,这里的淮夷、徐戎同时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局势。周公因为辅佐年幼的成王,无法到封地,为了预防“祸首”再度俟机为乱,便让他的儿子伯禽代他受封,让伯禽镇守这一地区,并要他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成为周王朝强有力的后盾。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罪魁祸首”,用来指领导或策划肇祸犯罪的首要人物。


含义解释




出处

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

引证

比及有人指陈,势已不可扑灭。年来劳师糜饷,迄无成功,祸首罪魁,实由欺始。
——近代·赵尔巽·《《清史稿》》
至若祸首罪魁,应立诛无赦。
——近代·蔡东藩·《《清史演义》》
但见牌楼上,悬挂着七八个像片,当时亦停车参观,原来正是诸大祸首罪魁老先生们的芳容玉照。
——现代·蔡友梅·《《益世余谭》》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祸首罪魁"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