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外钱
网友科普
税外钱为汉语词汇,拼音作shuì wài qián,注音为ㄕㄨㄟˋㄨㄞˋㄑㄧㄢˊ,指正税外另行征收的款项。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宋濂《苏公墓志铭》:“南海、番禺二县,输恒赋之外,復有所徵,号税外钱。”其范畴包含以正税为基础加征的附加税种,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按纳税人所在地分级征收(市区7%、县城5%、其他地区1%),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分别按3%、2%比例征收。此类附加税以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为计征依据,内资企业需缴纳而外资企业免征。清代皇室财政通过税关、盐务等渠道征收额外盈余,乾隆年间制度化定期解交内务府。乾隆三十四年苏州、江宁织造等例解内库款项总计67项,约240.5万两。此类款项虽未载入《大清会...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税外钱"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