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
𥫗
12
上下
筝
TQVH
笔顺

书写要领
“⺮”左右等大并排,左低右高。“争”上部小,中部宽,横向笔画均匀平行,中横要长,竖钩端正。上下中心对齐。
筝的意思
1. 一种拨弦乐器。古代的筝仅五弦,秦朝改为十二弦,隋唐改为十三弦,近代筝为十六弦,后改革增至十八弦、二十五弦不等。音箱呈长方形,竹制或木制。演奏时以右手大、食、中三指弹拨,以左手的食指、中指(或中指、无名指)按弦,以控制弦音变化。也叫古筝。
例句:
他弹了古筝,我弹了琵琶。
我走近了那架古琴和古筝,发现它们乌黑乌黑,上面好像还有一层荧光。
筝的意思
2. 风筝,一种玩具,用竹篾等做骨架,上糊纸或绢,牵线可以在高空放飞。风筝装上哨子或弓弦,会迎着风发声。
例句:
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线实在太短了,他的风筝只能飞过屋顶。
含义解释
“箏”的新字形。
拨弦乐器。形似瑟。传为秦时蒙恬所作。其弦数历代由五弦增至十二弦、十三弦、十六弦,现经改革,增至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
古文寓意:
筝,谨按《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秦蒙恬所造。
——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筝》》
丝之属四:一曰琴,神农制为五弦,周文王加二弦为七者也。二曰瑟,二十七弦,伏羲所作者也。三曰筑,十二弦。四曰筝,十三弦,所谓秦声,蒙恬所作者也。
——唐·魏徵等·《《隋书·乐志下》》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筝"相关的知识